2025-08-19 08:38:32
清晨6點,天剛蒙蒙亮,四原村的田野間已是一片忙碌。村民王占麗頭戴遮陽帽,腰系竹簍,雙手麻利地在花椒樹間穿梭。“今年的花椒結得好,顆粒飽滿,得抓緊晴天摘完,不然遇上連陰雨可就糟蹋了。”她邊說邊將一簇簇紅艷艷的花椒掐下,指尖被椒刺扎出的細小傷痕早已成了“勛章”。
與此同時,在村民趙明輝的花椒地里,10余名采摘工正彎腰作業(yè),竹簍里的鮮花椒已經堆成了小山。“我家種了8畝‘大紅袍’,雇了5個幫手,工錢一天90元,還管午飯。”趙明輝抹了把汗笑道。不遠處,村合作社的電動三輪車來回穿梭,將剛采摘的花椒運往烘干房。“現在鮮椒收購價每公斤10元,烘干后能賣到40到50元,一畝地畝產大約500公斤左右……!”他掰著指頭算起賬。
今年以來,蔡家坡鎮(zhèn)將花椒課堂搬到田間地頭,請來農技員向村民傳授花椒種植和采摘技術,從育苗播種、田間管理到病蟲害防治、采摘技巧,“老把式們”學會了“短枝剪”“輕壓枝”的新技術。培訓現場,村民們紛紛表示,過去一人一天最多采40斤,現在輕松突破60斤,不僅采摘效率提高了,枝條損傷率也下降了許多。
夕陽西下,四原村花椒烘干房飄出陣陣椒香,在村民們的歡聲笑語中,鄉(xiāng)村振興的答卷正寫在沉甸甸的枝頭,更寫在越過越紅火的日子里。
(蔡家坡鎮(zhèn)供稿)